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大阪教育大学访问学者,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台湾台东大学兼职教授、香港教育学院访问教授。出版《儿童文学的本质》等儿童文学学术著作5部;出版《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内地版和香港版)、《快乐语文读本》(小学·12卷)等多种语文教育著作;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翻译《不不园》《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等6部儿童文学名著;间或发表诗歌、故事作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4项。
内容推荐
《儿童文学概论》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儿童文学原理,包括儿童文学本质论、发生原理论、读者论、作家论与研究方法论等;下编为儿童文学文体论,在提出儿童文学新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以七章的篇幅分门别类加以论述。《儿童文学概论》是作者独立撰写的儿童文学概论式教材,在经典意识和典型意识、立足广阔的国际视野、合乎科学性的创新这三点上,区别于以往同类著作。《儿童文学概论》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儿童文学专业教师和学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儿童文学爱好者自学使用。
内容提要
宫西达也妈妈的奶系列(4本)是宫西达也专为婴幼儿创作的图画书。在《妈妈的奶》中,宫西达也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小宝宝喝着妈妈的乳汁健康成长,妈妈的每一滴乳汁中都饱含着妈妈对小宝宝的期望。大象妈妈希望自己的宝宝长成高高的孩子,鼠妈妈希望自己的宝宝长成善良的孩子,小朋友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宝宝长成什么样的孩子呢?
在《这是我爸爸和我妈妈》中,宫西达也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动物小的时候跟他们的爸爸和妈妈长的可不一样。毛毛虫的爸爸和妈妈是翩翩飞舞的蝴蝶,蝌蚪的爸爸和妈妈是呱呱叫的青蛙,水虿的爸爸和妈妈是飞来飞去的蜻蜓,你能猜得出孑孓的爸爸和妈妈是谁吗?
在《这是谁?》中,宫西达也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藏猫猫的游戏很好玩,让我们一起猜猜看大树后面藏着的是什么小动物吧!大树又粗又大,但是小动物们还是藏不住,露出了自己的身体。胡子长长的是喵喵叫的小猫,耳朵长长的是腾腾跳的小兔,没有手也没有脚的会是谁呢?
在《猜猜我的哪里长?》中,宫西达也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小动物们在一起比比看身体的什么地方长。长颈鹿的脖子长,小老鼠的尾巴长,大象的鼻子长,蛇的身体长,长臂猿的手臂长。那么,变色龙的什么地方长呢?小动物们想来想去也不知道答案,你能猜出来吗?
宫西达也在这些作品中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蕴涵了丰富寓意,诙谐大胆的画风里包容着爱、善良、希望和梦想,体现出宫西达也独特的风格。
内容提要
宫西达也等等小青蛙系列是宫西达也专为幼童创作的图画书。在《青蛙的水坑》中,宫西达也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雨停了,雨水汇集成了一个大水坑。小青蛙刚想跳进去玩,这时,只听哗啦一声,大水坑里出现了一只章鱼。“啊!”小青蛙大叫。“啊!”章鱼大叫。嗖的一下,章鱼钻进了水坑。小青蛙正哆嗦着,哗啦一声,又一个动物出现了……
在《青蛙头上的包》中,宫西达也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雨蛙和赤蛙在树下打架。他们你一拳,我一脚,谁也不让谁。这时,田鸡走过来了,他劝他们有话好好说,不必动手打架。可是雨蛙和赤蛙听不进去,他们互相指责,动手教训着对方。这时,一阵风吹起,一个东西落了下来……
在《等等,等等!》中,鱼钩上挂着鱼饵,香喷喷的味道引来了一群小鱼儿。鱼儿们刚要张嘴将这美味吞入口中时,一个声音高声叫起来:“等等,等等!”一条大鱼出现了,他轰走了小鱼们,刚想独自享用,又一个声音出现了,那声音说的是什么呢?
在《我才不放手呢》中,雨蛙和土蛙同时捡到一样好东西。他们都想得到这样好东西,谁都不肯放手。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这场争夺。正当大家你拉我扯争得不可开交时,好东西竟然开口说话了。
内容推荐
该书主要分为理念研究和教学方法制定两大板块:理念上,朱自强教授在反思“工具论”语文观的基础上,提出“建构论”语文观,对语文教师认识语文学科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朱老师还站在语言本体论的角度上,深入论证了儿童文学是发展小学儿童语言的最佳资源,不仅在语文观上进行了理念上的创新,而且提出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和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原则,这些原则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内容提要
《属鼠蓝和属鼠灰:我们是属鼠班》入选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朱自强先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评论家,如今他和左伟女士共同创作出一群可爱的属鼠的小小孩。书里的故事洋溢着一种温暖、博爱的气息,将孩童的心理和情感写得真切、绵密,令人心醉。
读《属鼠蓝和属鼠灰》,一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周作人说,儿童文学中“最有趣的是有那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属鼠蓝和属鼠灰》正是这样的作品,即不注重教育,却有审美的价值,这比现在那些编造的、搞笑的书好看得多了。
内容提要
“漂流瓶文学馆·美国大奖童书系列”是由美国儿童文学学会会长纳尔逊教授、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精心编选、联袂推荐的外国名家作品集!囊括国际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美国文学学会*佳儿童文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链接》杂志“编辑推荐奖”、《儿童》杂年度*佳图书奖。本书入选银行街2013*佳图书奖、芝加哥公立图书馆2013*佳图书奖、犹他州蜂巢奖提名。
一位神秘的女巫生活在布里克森村外的深山里。鲁迪从没见过她,也很少听到关于她的传言。有一天,鲁迪在山上发现了一枚金币,把它揣进了口袋。霎时间,气温骤降,他慌忙往家里飞奔,暴风雪在他身后穷追不舍。暴风雪肆虐了一整晚,金币不停地唱着怪异的歌。鲁迪的奶奶告诉他,他必须把这枚被施了魔法的金币还回去。但就在他还金币的途中,他把金币弄丢了。整个冬天,鲁迪都饱受噩梦折磨。到了春天,耗子在村里泛滥成灾,村民们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把它们赶尽杀绝。不久,村里来了一位陌生人,他向大家保证能让耗子彻底消失。村子是否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呢?鲁迪必须有非凡的智慧与巨大的勇气才能扭转厄运。不过幸运的是,在这个曲曲折折、充满魔法的故事里,他得到了见多识广的奶奶和一位勇敢大胆的小女孩的帮助。
内容简介
《朱自强学术文集》收入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主要学术成果,涉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中国儿童文学史论、日本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学术领域。文集共编为十卷,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有着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小儿科”形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书为第10册《现场的学术演讲与对谈》。
内容介绍
《朱自强学术文集1:三十自述儿童文学的本质》中的长文《“三十”自述——兼及体验的当代儿童文学学术研究》是作者专门为学术文集撰写的自序。该文既是对个人学、术研究的总结、回顾,同时兼及作者所体验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学术史。
作者对《儿童文学的本质》(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作了全新增订,在“绪论”中,增补了“儿童文学本质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儿童本位论与儿童的‘再发现’”两节文字。
内容介绍
《朱自强学术文集2: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的增订本。增补文字为:在“中国儿童文学‘古已有之’?”一节里,增补与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等学者的儿童文学“古已有之”的观点进行商榷的文字;在“两个‘现代’:理论与创作的错位”一节,增补对冰心的《寄小读者》的评论文字;在原书六章的基础上,新增补第七章“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分化’与走向”(其中第四节“‘解放儿童的文学’:新世纪的儿童文学观”,为原书的结语)。另外,书名加入了“1908-2012”这一时限,以示此次修订将论述延长至中国儿童文学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演化历程。
内容介绍
《朱自强学术文集4:日本儿童文学论》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所著。该书首先该书对日本儿童文学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进行了总的梳理;然后,分别对大正、明治、昭和等时期的儿童文学的特点,以及该时期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讲述与分析;最后通过与中国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展示日本儿童文学与中国儿童文学的渊源以及它独有的特质。本书既有理论的探讨,又有经典作品的鉴赏,还有创作现象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可以为理论研究以及阅读推广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内容介绍
《朱自强学术文集5:中国儿童文学史论》分为三辑。 辑“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收入八篇研究1949年以前的现代文学名家的儿童文学的论文;第二辑“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录自《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海豚出版社2014年12月版)一书;第三辑“中国幻想小说发生论”选自与何卫青合著《中国幻想小说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文字为作者所撰写的三章(第二章的部分文字为何卫青撰写);第四辑“黄金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录自《黄金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附录《为人生的文学》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成果,曾收入《中国现代文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做了修订。
内容简介
《朱自强学术文集》收入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主要学术成果,涉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中国儿童文学史论、日本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学术领域。文集共编为十卷,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有着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小儿科”形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书为第6册《儿童文学的思想》。
内容简介
《朱自强学术文集》收入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主要学术成果,涉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中国儿童文学史论、日本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学术领域。文集共编为十卷,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有着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小儿科”形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书为第7册《儿童文学的艺术》。
内容简介
《朱自强学术文集》收入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主要学术成果,涉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中国儿童文学史论、日本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学术领域。文集共编为十卷,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有着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小儿科”形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书为第8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
内容简介
《朱自强学术文集》收入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主要学术成果,涉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中国儿童文学史论、日本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学术领域。文集共编为十卷,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有着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小儿科”形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书为第9册《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
内容提要
《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介绍了: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的资源和方法,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理念,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观,探寻语文教育的秘诀,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儿童文学修养,激活潜在的灵性,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早期知识教育的陷阱,让孩子的心灵去闲逛,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孩子。他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点灯人”。
他们试图用自己的阅读、实践和思考点亮一盏盏灯,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回到母语,亲近文学、守护童年,回到清明的自我。
阅读给孩子带来的是生命的快乐和生活的实感,会转化为他们吸纳新事物和知识的能力,成为引领他们朝着人生目标奋进的一种精神素质。
《走在路上》作为一本少年儿童的课外读物,共收儿童文学作品16篇,包括:《奥菲丽娅的影子剧院》、《知了和蚂蚁》、《狼和小羊》、《要求繁多的餐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