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讲述的是:平静的小镇上,一栋房子突然似火箭般腾空而起;熟睡的小女孩,枕边竟有本慢慢长出爬藤的书;厨房里,一个即将被切开的南瓜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十四张画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三十年前,一位自称哈里斯·伯迪克的画家,留下了十四张充满魔幻色彩的画,数以万计的人对这十四张画迷惑不已。现在,十四位世界极富想象力的文坛大师试图解开哈里斯·伯迪克的谜题,开启了一连串神奇、有趣、怪异,令人意想不到又惊喜连连的故事。
内容提要
1999年5月11日,霍利·埃文斯进行了一项大胆而有创意的实验,她将各种蔬菜秧苗发射升空,来研究地球以外的环境对蔬菜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到了6月29日,美国各地怪事频发,这个国家的上空布满了蔬菜:巨大的圆白菜,黄瓜,皇帝豆,朝鲜蓟,欧洲萝卜,西蓝花,大白菜,豆角,红椒……电视新闻连续二十四小时滚动报道“空降蔬菜事件”。霍利越想越不对劲:大头萝卜,芝麻菜,大茄子,牛油果……这些并不在她的实验名单里。她终于明白,这些巨型蔬菜根本不是她的实验成果,她有一点点失望,可更多的是好奇。她问自己:“这些蔬菜都来自哪里?我的菜苗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里是电离层。6月29日,来自大角星的星际巡洋舰“北风之翼”号,正在一颗蓝色小行星上方巡游……
内容提要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从孩提时代起就喜欢读书,热爱收藏图书——他起初有上百本书,然后积累到几千册!有关于动物、关于自然、关于历史的;有英文、法文、希腊文和拉丁文作品……杰斐逊自青年时代建立私人藏书室后,就终身为收藏书籍努力,直到协助创建了全球闻名、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他终身热爱读书,鼓励他人阅读,度过了与书相伴的一生。
内容简介
1775年,一个孩子种下一颗橡子,一棵橡树发了芽。
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又走,唯有这棵橡树一直坚定地挺立着,见证着周围发生的巨变。这本具有创意的图画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转述历史,呈现时代的变迁。在两百年的时间跨度里,交通工具、通讯手段、能源利用方式都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又有些事情似乎根本没有改变。
本书非常适合对历史和自然刚刚萌生兴趣的孩子。细节丰富的图画像一组延时摄影作品,每一幅都是一个新的时代场景,吸引读者仔细观察,去发现变化中的不变,不变中的变化。附赠的年轮海报提供了有趣的资料和游戏,为阅读增加了乐趣。
★美国凯迪克奖金奖绘本,30年后中文版首次引进中国! 重现百年前航空先锋路易·布莱里奥首次驾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壮举!激励与温情的双重感动。耕林童书馆荣誉出品。
★飞上蓝天、征服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无数的先驱为这个梦想在各个领域进行了艰辛而伟大的尝试。今天看他们的成功,都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对一代代的孩子们又有怎样的启迪?
★1984年,美国杰出的童书创作搭档之一爱丽丝和马丁·普罗文森夫妇用简洁、优美而又充满爱心的语言和绘画,携手为孩子们重现了法国人布莱里奥1909年只身飞越英吉利海峡壮举的前前后后。
★布莱里奥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故事的叙述则充满温情和诙谐。大师内心的爱以及驾驭历史举重若轻的智慧风范,都使得本书成为亲子阅读的推荐书目和长久收藏的经典。
内容简介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是一个“狼版”的三只小猪的故事,与我们听惯了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完全不同。那只残暴的可怕的狼不见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戴着眼镜、彬彬有礼的狼,臭名昭著的狼要洗去自己身上的罪名,他说他被冤枉了,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作者在故事里加入了记者这样一个现代媒体的角色,告诉我们有时事实的真相是可能被歪曲的。
“三只小猪”的故事相信很多的孩子和家长都耳熟能详,但是这本以我们熟悉的题材创作出来的绘本,却另辟新意,从“当事人”大灰狼的视角,向人们迫切地解释事情“真实”的情况。题材新颖,别具匠心。
在《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中,谢斯卡一步一步地将狼和猪改头换面,铺陈出合情合理的"真相"。
他保留了故事原本的结构和角色位置,灵活地转变观点、角度,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是非对错和因果关系,让读者在似曾相识的情境中,一再有意料之外的惊奇。他让狼有名字(相对于只是"猪"的对手),直接和读者讲话。这样不但拉近主角和读者的距离,也吸引读者同情主角。是的,阿力是冤枉的。
第一, 他吃小猪是天性使然,是不得已。而且,小孩不也吃汉堡吗?(这其中的思考逻辑,由读者自己去想喽。)第二,重感冒打喷嚏,也是不得已。他自己多难受啊!第三,他是要为奶奶做生日蛋糕耶。这个理由不但正当,简直就该表扬。至于那些猪?第一只小猪盖了间危险易塌的房子,该算是自己笨死的。第二只小猪不但不聪明,还不友善。第三只小猪更凶恶,竟然开口骂老奶奶。你仔细听听阿力讲话,他一直很有礼貌,到这时才为了捍卫奶奶而失控。他是被这些又笨又凶的猪逼的。作者不但暗示"受害者"咎由自取,又加入一个现代角色"记者"——挡在读者和事实之间。他挑战原故事的可靠性,请读者接受这个"从未被报导道的真相"。
这个精心设计的故事,幸好落在画家莱恩•史密斯手里,因而有了最适当的造型、气氛和风格,变成生动完美的黑色喜剧。他说他知道必须用浓重的色彩——传统古典童话的色调,"如果画得太轻或太卡通化,会使原本狡黠的文字失去反讽的幽默感。"他用油彩和水性亚克力喷漆,再涂上层层透明的薄釉,制造特殊质感和点状效果,营造扑朔迷离的气氛。打喷嚏的场面,一再传递力量和动感。在造型和布景细节上,更可见图画不仅搭配文字,也扣紧作者的诉求。阿力,瘦长的脸挂着细细的镜框,白衬衫配条纹毛衣,还有整整齐齐的领结呢。他的墙上挂着奶奶的相片。而小猪脸,是凶恶的眼睛和大鼻子塞满小小的窗口。镜头拉远,狼抓狂的样子成了报纸的新闻图片,右上方一栏小字"适合猪阅读的新闻",层层新闻稿就像被处理过的事实,突显了外观与真实的误差。
史密斯使这《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既轰动又畅销,也因此成为当代美国最受注目的图画书画家之一。他不仅在图像诠释上创新,塑造个性突出的角色;他在书的整体设计上所做的实验,更是造成震撼性的影响。他认为"设计性"是书最重要、却最容易被误用或忽略的特质。他不断尝试各种材质、方式,创造有趣的画面——画面包括字体、字形,从封面到封底读者可看见的每个角落。他排斥公式化和平庸,不只是制造噱头,而是为帮助读者进入情境,建立完整的故事场域。就如谢斯卡强调,童话改写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反讽幽默,而要让孩子有会心一笑的乐趣。这《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被许多美国老师用来和孩子讨论"观点"、反讽、改写和书的设计等。
谢斯卡和史密斯用作品证明"认真对待幽默"的功力,被美国儿童文学誉为"不同的声音",也为许多孩子和大人带来不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