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幼兒就能閱讀,而且應該閱讀!
兒童文學專家、閱讀推廣推手——幸佳慧,
首度出書解析如何與嬰幼兒共讀!
★國內第一本從學理、實務與範例深入探討嬰幼兒閱讀的專書。
★精選8本嬰幼繪本,step by step,詳細示範共讀的步驟。
★告別單向式唸故事給孩子聽,親子一起探索字句的文學性、畫面的線索,與故事的深度。
★大人引導、孩子接力,互動式對話共讀,充實又有趣!
★21世紀的嬰幼兒,將從書頁裡蛻變為愛與知識的行動者。
内容推荐
在同侪认同大于家庭价值的文化中养大孩子是个挑战,
成功的教养来自「该爱」与「该教」拿捏得宜,
今天就开始做到可以让孩子幸福健康的三件事!
承认你不可能同时扮演孩子的好朋友和教养者
做父母的责任不是讨孩子欢心,适当的管教才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儿童和青少年过胖?有这么多孩子靠吃药控制行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如草莓般脆弱?学业表现和创造力普遍滑落、只有不尊重他人的文化日见扬升?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以《养男育女调不同》《浮萍男孩》《棉花糖女孩》等书,广受全球父母敬重的萨克斯医师的诊断是:由于管教权威已经大规模的从父母移转到孩子的手中, 「让孩子自己决定」变成施加在好父母身上的咒语。二十多年的临床看诊经验,让他亲眼见证了这个教养大崩坏现象,为此他跑遍全美甚至远赴欧洲纽澳,从世界各地大同小异的教养偏差问题中理出头绪。
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萨克斯医师发现,原来症结不在:我们的孩子怎么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父母怎么了?问对问题之后,爸爸妈妈的首要之务是重新拿回拱手让出的管教权威。有了权威,你才可能变成宽严并济的「刚刚好」父母,做你最该做的三件事:
●教导孩子谦逊:正确的谦逊会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做比较好的准备,了解所冒的风险,勇敢的在必要时冒这个险。
●享受与孩子共度的时光:你必须计画跟孩子玩的时间,你必须坚持他和你玩,你必须把时间排出来。
●带领孩子找到生命的意义:一旦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他就能有信心的追求成就,因为他知道为什么这个成就值得追求。
现今的父母常因为担心失去孩子的爱或太想讨好孩子,而没有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决定真正有利于孩子的事。如果你关心、在乎你的孩子,而且想传承自己认同的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就必须承认父母不可能同时扮演孩子的朋友和指引者。教养你的孩子成为好孩子,日后他会成长为好大人。你不必十全十美,但必须尽心尽力。这是你毕生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你这辈子最伟大的成就。
内容推荐
有些令人不安的事情发生在今日的男孩身上:父母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儿子对真实世界没有任何热情,缺乏动机、兴趣,失去目标、方向,甚至不能、不愿独立过自己的生活。男孩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随着生命的潮流把他带到天涯海角。
家庭医师暨心理学家萨克斯认为社会和生物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对男孩有毒的环境,也找到五个驱使男孩向下沉沦的元凶:
◎学校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包括教育课程加速、纯知识取代动手做的经验、从竞争的形态移转到大家都是赢家,意外的造成许多男孩远离学校。
◎电玩游戏取代其他活动:电玩不会使任何人变聪明,更糟糕的是可能会误导或扭曲男生的动机,使他们对真实世界的成功和成就不再有兴趣。
◎过动症的过度诊断和用药伤害:其实许多被误诊的孩子不必服药,只是需要一个符合他们发展的课程表,和一个懂得如何教男生的老师。
◎环境雌激素干扰内分泌平衡:食物中和塑胶瓶产生的环境雌激素,可能使男孩的骨头更脆弱,延缓青春期历程,甚至严重打击他们的内分泌系统。
◎流行文化对男性气概的贬抑:男孩转变成男人的过程需要适当引导,却找不到成熟的男性角色模范,所以他们不知道怎样成为真正的男人。
接着他提供父母亲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放下电玩游戏,使他们对学校和学习比较感兴趣,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改变以保护孩子不受环境污染,避免大脑的伤害让他们失去动机。
这本书充满了感人的真实故事,可以激励老师和家长,并指出年轻男性迈向新未来的路。
愛是體驗性的,愛不是一個道理。
一本給父母、老師「應對」自己與孩子的心書。
繼《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對話的力量》等暢銷書後,李崇建與甘耀明2020最新作品。
薩提爾:「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個問題。」
當孩子面臨生命困境,大人應該如何「應對」,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藉由薩提爾模式,當大人覺察、療癒自己後,孩子也才能感受到接納、陪伴與愛,因而長出面對生命的力量。
運用薩提爾的好奇對話,才能真正觸碰到孩子行為底下的聲音,接住孩子正在墜落的心。
當孩子犯錯或受挫,身為父母或老師的你,是否曾經:
‧指責、批評孩子?
‧對孩子說滿口大道理?
‧恐嚇孩子:「絕對不能再有下一次了……」
‧淚眼訴說:「我已為你犧牲一切。你就不能乖一點嗎?」
父母或老師的這些行為,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焦慮、生氣、害怕、痛苦,或自責、內疚等各種情緒,但是當父母或老師不自覺地落入建議者、說教者、壓迫者、指責者的角時,這並無法真正協助孩子,只會將孩子愈推愈遠。
但孩子令人惱怒的行為,只是表象。孩子更需要被傾聽與接住的是他在乖張行為之下,那一顆以叛逆、爆衝或冷漠所包裝起來,但內在其實孤單、脆弱又惶恐的心。
運用薩提爾的好奇對話,能讓父母或老師真正觸碰到孩子行為底下的心,那也是孩子更內在、更完整、更想被傾聽的靈魂。不過,在過程中,父母及老師的內在傷痛可能會被挑起,因為在成為父母或老師之前,許多人早已是千瘡百孔,內心受傷的大人,因此,大人覺察自己,療癒與照顧自己的內在就更顯刻不容緩與重要。
李崇建與甘耀明繼《對話的力量》、《閱讀深動力》之後,兩人再度攜手。期待這本溫暖、動人的教育新作,能讓孩子與大人都被深刻理解,並擁有愛與被愛。
内容简介
《對話的力量》《心教》《麥田裡的老師》作者李崇建
2017年暖心之作
帶你進入薩提爾的世界
開啟自己與他人的深刻對話
問今天學校怎麼樣,孩子總是省話一哥;
夫妻吵架,老公講不贏你乾脆低頭滑手機,假裝沒聽到;
朋友找你訴苦,你理性分析,只換來朋友一句「唉呀你不懂啦!」;
於是,對話就結束了。
當與孩子、伴侶、家人、朋友相處時,
對話卡住了,該怎麼辦?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自己親愛的人,
但是,我們可曾想過――
我了解自己嗎?
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
我知道自己與別人應對時的姿態嗎?
我有多久,沒有與他們專注一致、舒緩自在的好好說話了呢?
二○○一年,李崇建老師參加了一場「薩提爾」為主題的演講,那場演講,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演講由約翰‧貝曼主講,貝曼曾與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共同工作長達十八年,是目前仍活躍的心理師中,最深刻了解薩提爾脈絡、將薩提爾的治療與理論系統化,並大力在世界各地推廣的第一人。
他也是李崇建老師的老師。
在那場演講後,阿建老師參加了貝曼的工作坊,花了數年學習薩提爾與冰山模式,漸漸掌握冰山對話的精神及方法。循著冰山的脈絡,阿建老師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也改善了與自己的關係。學習薩提爾讓他了解自己的內在,了解如何與人相處,了解如何自處。
薩提爾到底是誰?
如何能有這麼大的能量,改變眾人的人生?
薩提爾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師之一,也是家族治療的先軀。她於一九七二年提出「冰山」一詞,冰山是一個隱喻,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能被人看見的,只是冰山一角,也就是水平面以上的部分,而更大一部分,則藏在冰山的深層,那是人的內在,包括感受、期待、渴望與自我。
我們看不見彼此的內在,一如我們看不見水平面下的冰山,因此,我們只能猜想、揣測、自以為,衝突因而產生。要如何深入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呢?薩提爾告訴我們,可以透過冰山對話,一步步探索。
在本書中,阿建老師說明冰山的各個層次,並藉由冰山的脈絡,提出與人對話的方法。如何開展一段對話?如何表達你的好奇?如何同理對方?如何探索彼此的關係?如何看清自己的內在,與自己和諧相處?期待透過本書,將自己學習薩提爾的美好經驗分享讀者。
你準備好要進入薩提爾的世界嗎?
本書三大特點
冰山模式:完整介紹二十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師之一,薩提爾的冰山模式
深刻對話:建構冰山對話的脈絡,以實例示範對話的方法
關係探索:將冰山對話運用在各種關係上,親子、伴侶、師生、朋友、親人
【120分鐘有聲書獨家內容】阿建老師講堂
本書特別加碼,由李崇建老師親自錄音講授、與書中不同的全新內容,以有聲書的型態與讀者相會。
共兩張專輯。在第一張專輯中,李崇建老師向讀者解釋什麼是「好奇」,什麼是「感受」。在與他人對話、進入冰山前,要如何透過好奇的態度,與他人的感受連結。
在第二張專輯中,則透過老師與一位孩子及母親的對話,實際示範如何運用「好奇」,展開對話,了解對方,進入對方的內在冰山。
CD I
1. 好奇
2. 感受
CD II
1. 與孩子的對話
2. 與媽媽的對話
内容简介
《STEP高效能父母學:整合阿德勒學派與P.E.T.親子雙贏溝通課程的輕鬆教養法(風靡全球50年、43國、造福400萬父母)[暢銷修訂版]》
風靡全球50年、43國、造福400萬父母
STEP高效能父母學,整合
「阿德勒學派」
&
「P.E.T.親子雙贏溝通課程」
★隨書附贈「高效能父母教養SOP步驟」提醒MEMO★
教養孩子原來這麼容易!
✔行為導正 ✔語言溝通 ✔生活管理 ✔人格養成
教養SOP步驟,讓焦慮的父母輕鬆學會又能馬上運用!
74個教養實境,讓你從別人孩子的問題,無負擔地練習當父母!
當你猶豫該「堅持」or「妥協」時,快速找到教養問題的核心關鍵!
如果我們總是和孩子處於「口舌之戰」「劍拔弩張」的親子衝突中!
如果永遠不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總是為了自己無法不生氣而懊惱!
那麼,再好的教養技巧都落實不了、無用武之地!
我們只能不斷地在孩子的這個問題和下個問題中傷透腦筋……
本書透過一套SOP執行步驟,以各種生活化的教養情境為例,
清楚指出孩子問題的管教時機點、○&╳行動快速判別法、對應策略……
讓父母就像在閱讀操作手冊一樣,有脈絡可循,以一套方法解決所有教養問題!
▌STEP高效能教養法七堂課▌
●Lesson1● 你想做什麼樣的父母?――建立不焦慮的教養態度
●Lesson2●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破解孩子的行為密碼
●Lesson3● 我能不生氣嗎?――別因期望「當好父母」「養理想孩子」而焦慮生氣!
●Lesson4● 其實你不懂孩子的心!――同理接納與反映傾聽,讓孩子說出心裡話
●Lesson5● 到底是誰的問題?怎麼說孩子才會聽?――確認問題所有權與善用我的訊息,讓父母教養孩子好輕鬆!
●Lesson6● 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行為結果」教養法,讓孩子學會負責
●Lesson7● 怎樣鼓勵孩子?讓他看見自己的好!──讚賞、鼓勵孩子的要點和方法
▌STEP高效能輕鬆教養法五大步驟▌
步驟1.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先執行約定或解除干擾他人、危險的行為,
再根據父母自己的感受,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後,決定應該忽視或處理。
【參見──>Lesson2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步驟2.處理父母的負面情緒
確定必須處理後,先平撫自己的負面情緒, 恢復合理彈性化的想法,再回頭執行教養動作。
【參見──>Lesson3 我能不生氣嗎?】
步驟3.釐清這是誰的問題
釐清眼前的問題是屬於孩子所有、父母所有,或是親子共同擁有,
再運用「反映傾聽」、「我的訊息」來溝通、廓清孩子的問題。
【參見────>Lesson4 其實你不懂孩子的心
Lesson5到底是誰的問題?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步驟4.選擇最佳對應策略
確定問題所有權屬於誰之後,再選擇「腦力激盪」、「親子雙贏策略」、「行為結果」等對應方法解決問題。
別忘了監督孩子確實執行約定與承諾,永遠比讓孩子知道道理更重要!
【參見──>Lesson6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步驟5.隨時鼓勵、讚賞孩子的正面行為
把鼓勵當做讓孩子進步的唯一動力,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參見──>Lesson7怎樣鼓勵孩子?讓他看見自己的好!】
▌破除教養盲點,給父母當頭棒喝!▌
✔你怎麼被父母養大,就會怎麼養自己的孩子!
✔做孩子的朋友,其實是遙不可及的教養美夢!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應該經常要視而不見!
✔孩子的好行為,很可能變質為操控父母的手段!
✔賞罰分明,其實無法讓孩子知所進退、學會負責!
✔最好的教養法,是把孩子當成別人的孩子教!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絕不等於認同他的作為!……
▌74個教養實境,讓你從別人孩子的狀況,輕鬆練習當父母▌
˙孩子在百貨公司裡又哭又鬧,非要媽媽買玩具,應該怎麼辦?
˙孩子被後座同學干擾而影響學習心情,要不要出面去跟老師反應?
˙要求女兒關電腦,女兒勉強照做又用力甩門表達不爽,是否該馬上訓斥?
˙兒子臨時抱佛腳考了不錯成績,是該指責他總是抱佛腳,或是肯定他願意為成績熬夜苦讀?
˙孩子放學老是逾時回家,如何讓他承擔行為結果,準時下課回家?
内容简介
養兒育女是世上最辛苦也最幸福的事!
但在「教養」這條路上,每個父母都曾遭遇這樣的挫敗:
孩子怎麼講不聽、教不會?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父母面對的是兩個孩子──任性的「嬰兒自我」與懂事的「成熟自我」。
孩子令人頭痛的行為,99%是「嬰兒自我」惹的禍!
同理接納做得好,80%孩子教養問題迎刃而解!
◎8個教養應用題+8個教養解答題+高效能教養分析+同理接納4大句型→教你正確面對孩子的嬰兒自我
為什麼一到睡覺時間,孩子就「毛病」一大堆?
為什麼孩子總是講不聽,愈教愈生氣?
為什麼兄弟整天吵不完,父母打罵都沒用?
為什麼孩子每天寫功課,挫折、情緒一大堆?
為什麼不讓孩子玩手機,他就化身小惡魔?
◎3大類生活中常見教養問題+教養態度提醒+高效能SOP教養法五大步驟+15個親子互動案例分析表
→問題發生前:掌握教養態度,親子衝突是可以避免的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運用高效能SOP教養法五大步驟,教養問題迎刃而解
→父母該怎麼做,孩子又在想什麼?親子互動案例分析表一目了然
‧生活習慣篇
孩子一回到家,「大解放」地亂丟東西
孩子罵一下才動一下,壞習慣怎樣都改不了?
媽媽=全能祕書?寫功課、整理書包……不甘我的事?
‧紀律管教篇
孩子學習老是三分鐘熱度,怎麼辦?
孩子調皮、在校狀況連連,真的無法可管嗎?
‧情緒溝通篇
孩子剛上幼兒園,哭哭啼啼地抓著父母不放……
和弟弟妹妹爭寵,只會哭鬧爸媽不愛他?
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買給他,就對爸媽擺臭臉?
‧父母實戰演練篇
→25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問題所有權快速判斷法+選擇最佳對應策略(我的訊息、合理的行為結果、反映傾聽)
**隨書贈「高效能父母這樣做」自我提醒隨身卡。
内容简介
芬兰X英美X日本X台湾
课纲改革 X 程式教育 X 适性学习 X 实验教育
继《翻转教育》《翻转教育2.0》后,另一横跨国内外教育现场力作
统一课程、进度、教科书,用考试分发淘汰「不良品」的教育生产线,已然落伍;
人工智慧时代来临,未来10年,70%的工作会消失。
面对变动的明日,
今日的教育体系,需要大胆想像,打破重建,
给每个孩子学得会,学得好,用不同方式学习的机会。
芬兰每十年一次的课纲改革,如何着力于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7种关键能力?这给107课纲即将上路的台湾,带来哪些启示?
为什么程式教育被形容为「新一代的读写能力」?美国如何让儿童爱上写程式、英国如何让老师不怕教程式?程式教育能培养孩子哪7种能力?
从中辍生到进入哈佛的教育学者,为何主张打破「平均的迷思」?主张「适性而教」的老师与学校,他们是怎么想?如何做?
107课纲不断提到的核心素养、学习历程档案、校定必修选修,究竟是什么?将会如何撼动目前高中现场?
2014年底,台湾实验教育三法通过,隔年就有19所新设立的公办公营学校。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验教育学校与自学团体,背后代表了什么意义?
当OECD会员国,自2008年起的6年间早已进行了超过450次的教育改革,
当执全球创意牛耳的史丹佛大学,已准备打破系所高墙,擘划以能力为中心的学习基地,
当教育大国,都在朝跨界多元、呵护异才的道路上迈进……
我们不禁急切探问:
如何松开僵固的学习步调与教学模式,让适性扬才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丛书:多音字儿歌200首(套装共2册)》分为上、下两册,将小学生应该掌握的200多个多音字通过二百余首生动有趣的校园新童谣的形式表现出来,每首童谣将一个多音字的所有读音都表现出来,让小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读着童谣集中学多音字,是小学生集中学习多音字的必备读物。
和孩子聊书,是养成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建立阅读优势的方法之一。
什么样的书适合聊?聊书有哪些好方法?“阅读单”怎么用效果最好?孩子不应错过的好书有哪些?……蒋老师将自己10多年的聊书心得、奇思妙法和成功经验完全呈现出来。
本书适合教师培训和阅读,也是家长进行亲子阅读的好帮手。
内容简介
人生不過是一列往墳墓的列車,我們無有選擇的坐上,終究會在某一天下車,可以起點就是終點?也可以轉個彎就是幸福,忙碌工作之餘懂得坐看雲起時,充滿風情。
一輩子不止是我們的,還有家人,不該只是一條急駛無有回頭的單行道,應是一段亮彩,量得出脈動的幸福。──游乾桂
歷經喪母之後,游乾桂在悲傷與思念中,反芻自己的過往,也追索出遺忘已久關於早逝父親的回憶,他將這些生命歷程記錄下來,融合父母生活智慧,濃縮成《愛的幸福存摺》,並提醒我們懂得珍惜,愛要趁早,不要留下遺憾。
從陪伴母親走最後一程開始,帶著記憶漫漶的她回到宜蘭找尋老家,或在床邊握著母親的手,仿效過往的她也唱著搖籃曲安撫,還有少時最討厭刀子嘴的母親如錄音帶般的碎念,如今都只剩下是無盡的想念,而寡言少語的父親叨念卻是不怒而威,他只有在看歌仔戲的時候,才會變得多話,除了講戲文,還會講起自己童年的故事。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父母將賺取的一分一毫拿來幫助其他村人,逢年節製作的菜頭粿總是超過自家食用的數量,只為了分送孤苦的鄰里,總是說不差那張嘴吃飯,卻陸續收養了七八個孩子,甚至還為了別人偷盜而割地賠款,這些從父母身教中習得的善念、慈悲與愛,如同一筆筆愛的存款,存入《愛的幸福存摺》,惜福惜情終生受用。
本書特色
★游乾桂在陪伴母親走過生命最後的歷程,將悲傷化為文字,傳遞愛與幸福。他將過往與母親相處的點滴和從母親身上體會到的智慧,並回憶父親,透過文字記錄下來,提醒我們要為自己儲存一本愛的幸福存摺。